【市工商联团体提案】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 助力“上海购物”

信息来源: 调研部、宣教部  |  发布日期: 2018-02-23

市委强调要坚定发展取向,构筑战略优势,全力打响上海四大品牌,上海购物就是其中之一。上海一直以来都是中国消费经济的代名词,是放心购物、时尚购物、高端购物的集聚地。随着时代发展和互联网技术进步,以及国内市场对进口商品需求加剧,跨境电商应运而生、蓬勃发展。在中国外贸增速持续放缓的大背景下,跨境电商作为一种新型的国际贸易发展方式,正逐渐成为新常态下转消费方式、稳外贸增长、促经济发展的新动力、新引擎。上海要打响购物品牌,打造新时代购物之都,引领新消费模式,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,必须重视支持跨境电商发展。

当前,上海跨境电商发展总体较好,但与一些兄弟省份相比,仍有一定差距:一是战略定位不够高,发展跨境电商的战略定位不够明晰,顶层设计、政策争取、资金支持、制度供给等还有待加强。二是规模体量不够大,全国十大跨境电商企业,上海只有一家;总体贸易量与浙江、广东等省份相比有较大差距;三是集聚优势不够强,还没有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园区。建议:

一、高点定位,聚力跨境电商发展

20128月国家发改委、海关总署和商务部等部门在上海、重庆、杭州、宁波、郑州等城市开展跨境电子商务试点。2016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天津、上海等12个城市设立中国跨境电商综试区,用新模式为外贸发展提供新支撑。上海作为中国改革开放最前沿、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之一,没有任何理由在跨境电商产业发展中落于人后,必须提高战略站位,搞好顶层设计,结合自贸港建设,将上海定位为全球跨境电商之都,集全市之力、聚全民之智,在规划发展、政策引导、园区建设、金融资本、通关环境等各方面予以全方面扶持。

二、关注痛点,加大制度创新力度

关键是加强制度创新,加强政策供给,不断适应新形势、赢得新优势。目前针对互联网行业细分的跨境电商行业的资金非常少,跨境电商作为新兴态、新模式,更加需要政府资金扶持,建议建立互联网及细分行业产业投资基金,助力上海跨境电商发展。同时,由于跨境电商发展过快,政策体系的规范和国际通用规则的研究、专业人才的培养都相对滞后,建议尽快建立“政府部门主导、电商平台主体、龙头电商主力、科研院校主角”的跨境电子商务新规则研究工作体系,贴近跨境电商企业需要,定期发布分析报告,提供标准法规和质量、市场服务,推动创新,优化结构,促进转型升级。

三、构筑优势,打造跨境电商园区

郑州在跨境电商产业发展方面弯道超车、走在全国前列。李克强总理曾亲自视察郑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并予以肯定。由此可见,集聚发展、营造氛围仍然是产业发展的首选路径。上海拥有大规模发展跨境电商产业的良好基础,有行业领军企业、发达的国际物流体系、与国际接轨的市场成熟度,完全可以整合资源,大力打造产业园区,避免目前的发展分散、服务分散、能量分散的单打独斗现状。建议在浦东择地设立跨境电商园区,集聚产业优势,提升上海跨境电商发展水平和能级,争取在35年内培育出交易额超千亿的跨境电商巨头企业,打造出总交易额超万亿的跨境电商板块,实现全面赶超、走在前列的目标。

四、主动对接,争取国家政策支持

国家的政策导向是跨境电商行业发展的关键核心问题。在跨境电商政策的制定上,上海需要更准确地掌握全行业对政策的期许,积极主动地向财政部、商务部等国家部委汇报沟通。2017年上半年由商务部牵头国家六部委召开跨境电商专题座谈会,座谈会分别在郑州、杭州、广州召开,上海只有一家企业应邀参加。上海作为新时代“改革开放排头兵,创新发展先行者”,理应成为国家跨境电商政策制订调研的首选地,需要发出更大的声音。建议上海市相关部门明确专人、专项资金,主动与相关国家部委联系沟通,争取跨境电商相关利好政策。


Baidu
map